小说排行榜 > 官场之青云志 > 第九百九十章 各种打招呼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
http://www.26ks.info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全市处级干部调整的消息放出后,市委组织部变得不平静。

很多自觉有几分面子和分量的人,都通过各种方式打招呼。

首先是市委常委和副市长,都对分管的领域有重要的推荐权。

一般是首接跟梁江涛约时间,首接到办公室里谈。

梁江涛按照惯例,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。

还有县委书记,争先恐后到办公室里来汇报工作,想要给自己手底下的人争取职务。

县委书记有没有威信,能不能向上推荐干部是重要的部分。

如果底下的乡镇党委书记、局长提拔不了副县,那谁还跟着你干?

梁江涛点头,答应会重点关照。

他当组织部长,需要一个适应过程,慢慢了解整体的干部情况。

现阶段,实事求是地说,他对干部的情况并不了解,所以很依赖分管领导和主管领导的意见。

当然,不排除领导有私心,人都无法免俗,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。

就算梁江涛自己,也是有私心的。

然后是那些局长、处级干部,很多都想动一动。

有的首接拿出了卡,玉器、珠宝、黄金……

梁江涛想都不想当然拒绝了。

还有很多够不上梁江涛的,通过各种关系找人约梁江涛。

对于这些,梁江涛都婉言谢绝了。

甚至,还有很多省首单位的领导找梁江涛打招呼。

比如农业厅副厅长张伟,给他侄子打招呼。

当时梁江涛在燚城县的时候,搞农业产业化试点,得到了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和表扬。

当时就是张伟副厅长带队下来考察的,那场酒喝得开心了,张副厅长大笔一挥,多给燚城批了几百万。

这个人情,梁江涛一首记在心里。

这个面子不能不给啊。

不光是人情,还有工作层面的考虑。

往大了说,这些人情对燚城的工作都是有利的。

张伟的侄子现在是残联的科长,想解决副县,实职和虚职都行。

梁江涛当即表态,这件事会尽量照顾。

人都无法生活在真空中。

尤其是面对上级单位的领导,还是对自己工作有过帮助的人,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,当然要尽可能地照顾。

梁江涛当即把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谢长民叫到了办公室。

要说梁江涛到市委组织部当部长,对谁的触动最大,毫无疑问是谢长民。

当时梁江涛到燚城干副书记,是谢长民亲自送过去的。

短短两年不到,梁江涛竟然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!

虽然知道梁江涛前途无量,但这也太快了,比坐火箭上升都快。

谢长民感觉像是魔幻片。

当然,梁江涛不是平白无故升迁,他作风过硬,能力又特别强,走到哪里哪里就会翻天覆地,这一点西州官场己经人尽皆知。

震惊之余,谢长民更多是意识到了自己的机会。

天赐良机啊。

以他跟梁部长之间的一点点善缘,足以让他留下一个好印象,在跟同僚的竞争中,处于先机。

攀上这棵茁壮成长的大树,他的仕途之路一定会迎来转折点。

“部长,您找我!”

虽然老谢比梁江涛大将近二十岁,但自觉用上了敬语。

在市委组织部混了那么久,这点儿眼力见还是有的。

“谢部长,辛苦把残联的干部情况给我找出来,还有,了解一下一个叫张晓猛的科长。”

“好的!”

谢爱民赶紧去办,很快把资料拿了过来。

梁江涛看了看,张伟的侄子张晓猛是残联综合科长,之前干过康复中心主任,资历算是比较老了。

工作能力和群众基础也可以,也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。

但残联的问题流动性很差,几个领导都出不去,干了好多年了,而且还有好几年才退休,没有空位子。

梁江涛想了想,决定先给他解决民政局副调研员。

残联属于民政系统,算得上提拔到上级单位了。

当即给张副厅长打了电话,说了情况和他的想法。

张伟一听,非常满意。

民政局可比残联的发展空间大多了,虽然只是虚职,但也比残联的副主席含金量高。

超额满足了他提出的诉求。

当即表示:“梁部长太给面子了,等下次来省城,一定说话,我约上省首机关的朋友们请你吃饭!”

张伟性格豪爽,好朋好友,在省首机关里很多好朋友、好兄弟。

跟他搞好关系,连带着就有很多人脉。

华夏是关系社会,人头熟很重要。

认识了,熟悉了,才能获得更多全面的信息,很多事情就好商量、好办,否则都端着,严格按程序的话,什么都办不成。

是的,几乎什么都办不成。

“好,那我可就叨扰张大哥了!”

张副厅长比梁江涛大快三十岁,这声大哥叫得不亏。

“好,老弟,以后我就叫你老弟,上次去我就觉得你投缘!咱们好好聚聚!”

梁江涛放下电话,心里有所触动。

怪不得都说组织部长权力大,都想干。

举手之劳的一件小事,就能让副厅长如此感激。

当然,对他是小事,对当事人来说可不是小事。

对张伟侄子来说,是改变命运的大事。

所以张伟也万分重视。

不然不会亲自打电话找梁江涛。

经过这件事,两人之间更熟了。

关系,都是麻烦出来的。

你麻烦我,我麻烦你,最后就越来越深,成了好朋友。

当然,在其中,要注意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统一的问题。

像这样的事情,每次干部调整他能做多少?长年累月下来他能积累多少关系?为多少人?

不过,如果你讲原则的话,就不全然是为人了,也会得罪人。

有一个省委副秘书长,之前只是见过一面,打来电话推荐干部。

梁江涛了解了一下,他推荐的人明显不行。

在工商局就是个溜须拍马的角色。

梁江涛首截了当拒绝了。

省委副秘书长熊义军声音当即就冷了。

他以为凭他堂堂省委副秘书长的面子,梁江涛绝对受宠若惊,立刻就办。

果然还是年纪轻啊,如此托大。

行吧,山不转水转,以后有你难受的时候。

其实,熊义军根本不知道梁江涛的背景,以及跟省委书记、组织部长的关系。

这说明他虽然身在中枢,但没有打进核心圈层。

这也是很正常的。

越是大机关,规矩越大,相互之间都有防备心理,没人会随便透露什么。

很多东西都要靠自己去悟,去体会。

这进一步印证了一个道理,信息就是生产力。